邹平市供销社扎根服务一线,助力丰产丰收
邹平市供销社扎根服务一线,助力丰产丰收
邹平市供销社扎根服务一线,助力丰产丰收小满时节(shíjié),小麦陆续成熟,连日来,邹平市供销社(gōngxiāoshè)组织联合收割机,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,助力颗粒归仓。
近年来,邹平市供销社整合(zhěnghé)农资、农机资源,提升农技、农艺水平,畅通上行、下行渠道,围绕全流程、全链条(liàntiáo),服务(fúwù)农业发展,便捷群众生产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。
扎根农资保供一线,筑牢农业生产(shēngchǎn)根基
清晨,码头镇于店村农户周大哥打来(dǎlái)了订购电话,当天下午,供销社专用配送车就将50吨农资(nóngzī)送到了他家地头。
农资是粮食的“粮食”,早在农资需求旺季来临前,邹平市供销社便组织人员深度对接各镇村,针对种粮大户与小农户,精准开展需求调研,统筹规划储、供方案。产品源头上,强化与优质(yōuzhì)农资供应商积极衔接,依托2.5万平方米的农资仓库,储备各类农资20000吨,确保货源充足,不让农时等农资。产品管理(guǎnlǐ)上,在市场监管部门(jiānguǎnbùmén)的监督(jiāndū)配合下(xià),严格执行农资准入制度,从严把好农资质量“生命线(shēngmìngxiàn)”,全系统 46 处农资经营网点,无论走进哪一处,都(dōu)能通过追溯码精准查验产品来源,坚决杜绝(dùjué)假冒伪劣产品通过供销渠道流入市场。此外,围绕打通农资下行关键一环(yīhuán),成立10余支农资配送服务队(fúwùduì),由专人负责农资配送业务,“线上(xiànshàng)订购 + 线下(xiànxià)配送” 的服务模式,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用上放心农资,配送人员还现场指导施肥、用药方法。
立足科技服务前沿(qiányán),赋能现代农业发展
在韩店镇孙家村麦田上空,1架(jià)植保(zhíbǎo)无人机正以(zhèngyǐ)精准航线喷洒叶面肥,仅用3.5小时便完成(wánchéng)220亩飞防作业。“科技赋能农业发展,过去人工打药,5个人要干4天,现在无人机半天搞定,每亩成本从30元降到11元!”韩店供销社主任马阳一边盯(dīng)着实时作业监控屏,一边向农户讲解无人机如何操作。
为改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(fāngshì),让(ràng)农(nóng)民解放出来,过上体面日子。近年来,邹平市供销社(gōngxiāoshè)对照“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”实施方案,整合17家基层社为农服务资源,设立17处为农服务中心,分批分区开展科技助农项目,让基层供销社真正“活”起来,与农民群众(qúnzhòng)的利益联结密切起来。当前,韩店供销社托管辖区土地220亩,好生供销社托管辖区土地630余亩,里八田供销社建成(jiànchéng)年产能力 3 万吨的掺混肥生产线,肥料按照地块及作物生长需求配比……在(zài)更多(duō)的乡镇,供销人拿起(rénnáqǐ)手机,让黄土地变身“科技田”,让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传统耕作转变为“看着屏幕庆丰收”的现代农业耕种新画卷(huàjuàn)。
深耕产业(chǎnyè)助农沃土,激活乡村振兴动能
邹平市(shì)魏桥镇(zhèn)楼子张村是 “1+5” 土地(tǔdì)(tǔdì)合作经营方式的示范基地。在田间课堂,市供销社派出的农技服务队正在集中讲解成熟期小麦养护知识。村书记张振波介绍:“土地整合托管给供销社,有力推动了统一规划、科学(kēxué)种植。盘活农业镇经济,做好土地文章,产业化发展需要规模化服务支撑”。
2024 年,邹平市供销社大力推广“1+5”土地合作经营,服务(fúwù)面积近5万亩,助力村集体(jítǐ)增收 2000 余万元。从耕种到销售(xiāoshòu),灵活提供 “保姆式(bǎomǔshì)” 全托管、“菜单(càidān)式” 半(bàn)托管、“定制式” 单托管等多元化服务。市供销社滨供(bīngōng)农服公司、梁邹农发集团担当龙头企业职责,购置日产60吨的(de)良种筛选包衣(bāoyī)设备、169台先进农机,建成70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培训、农资、农机大厅,1.5万吨的粮食储备仓,自身实力不断提升。强化与山东种业集团、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、院校(yuànxiào)专家合作,深入田间地头,提供农事信息、市场行情和技术指导,通过 “现场诊断 + 手把手教学”,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,省心又增收。
破除农产品上行(shàngxíng)阻碍,畅通农民致富渠道
走进邹平供销超市,“山东手造”“邹平好品”展销(zhǎnxiāo)专柜(zhuānguì)映入眼帘,“春芽、芦笋、张高水杏”陆续上市,应季农产品琳琅满目。
流通是供销社的“老本行”,网络供销社发展的“根据地”。近年来,邹平市供销社持续将(jiāng)优势做优,因地制宜、科学布局,县域(xiànyù)流通网络结构(wǎngluòjiégòu)逐步优化,服务功能日趋合理。“工业品下行的路子已经通过建网(jiànwǎng)布点趟出来了,目前重点是发挥网络优势,让农产品流通起来,解决‘卖难’问题”,邹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、理事会主任张传尧说(shuō),今年以来(jīnniányǐlái),市供销社聚焦邹平市“成势2025”目标(mùbiāo)要求,持续完善“好品邹平”和“邹供(zōugōng)优品”两张清单,构建“一镇(街)一品、一社两品”产品地图,依托抖音、“邹供精选”小程序等线上平台(píngtái),定期开展(kāizhǎn)直播、团购等新业态,帮助企业及农户拓展线上消费市场,提升邹平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,叫响(jiàoxiǎng)了供销流通的“金字招牌”,为农户增收注入新动力。
(大众新闻记者 程芃(chéngpéng)芃 通讯员 崔浩 王丹)
小满时节(shíjié),小麦陆续成熟,连日来,邹平市供销社(gōngxiāoshè)组织联合收割机,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,助力颗粒归仓。
近年来,邹平市供销社整合(zhěnghé)农资、农机资源,提升农技、农艺水平,畅通上行、下行渠道,围绕全流程、全链条(liàntiáo),服务(fúwù)农业发展,便捷群众生产,全面助力乡村振兴。
扎根农资保供一线,筑牢农业生产(shēngchǎn)根基
清晨,码头镇于店村农户周大哥打来(dǎlái)了订购电话,当天下午,供销社专用配送车就将50吨农资(nóngzī)送到了他家地头。
农资是粮食的“粮食”,早在农资需求旺季来临前,邹平市供销社便组织人员深度对接各镇村,针对种粮大户与小农户,精准开展需求调研,统筹规划储、供方案。产品源头上,强化与优质(yōuzhì)农资供应商积极衔接,依托2.5万平方米的农资仓库,储备各类农资20000吨,确保货源充足,不让农时等农资。产品管理(guǎnlǐ)上,在市场监管部门(jiānguǎnbùmén)的监督(jiāndū)配合下(xià),严格执行农资准入制度,从严把好农资质量“生命线(shēngmìngxiàn)”,全系统 46 处农资经营网点,无论走进哪一处,都(dōu)能通过追溯码精准查验产品来源,坚决杜绝(dùjué)假冒伪劣产品通过供销渠道流入市场。此外,围绕打通农资下行关键一环(yīhuán),成立10余支农资配送服务队(fúwùduì),由专人负责农资配送业务,“线上(xiànshàng)订购 + 线下(xiànxià)配送” 的服务模式,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用上放心农资,配送人员还现场指导施肥、用药方法。
立足科技服务前沿(qiányán),赋能现代农业发展
在韩店镇孙家村麦田上空,1架(jià)植保(zhíbǎo)无人机正以(zhèngyǐ)精准航线喷洒叶面肥,仅用3.5小时便完成(wánchéng)220亩飞防作业。“科技赋能农业发展,过去人工打药,5个人要干4天,现在无人机半天搞定,每亩成本从30元降到11元!”韩店供销社主任马阳一边盯(dīng)着实时作业监控屏,一边向农户讲解无人机如何操作。
为改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(fāngshì),让(ràng)农(nóng)民解放出来,过上体面日子。近年来,邹平市供销社(gōngxiāoshè)对照“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”实施方案,整合17家基层社为农服务资源,设立17处为农服务中心,分批分区开展科技助农项目,让基层供销社真正“活”起来,与农民群众(qúnzhòng)的利益联结密切起来。当前,韩店供销社托管辖区土地220亩,好生供销社托管辖区土地630余亩,里八田供销社建成(jiànchéng)年产能力 3 万吨的掺混肥生产线,肥料按照地块及作物生长需求配比……在(zài)更多(duō)的乡镇,供销人拿起(rénnáqǐ)手机,让黄土地变身“科技田”,让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传统耕作转变为“看着屏幕庆丰收”的现代农业耕种新画卷(huàjuàn)。
深耕产业(chǎnyè)助农沃土,激活乡村振兴动能
邹平市(shì)魏桥镇(zhèn)楼子张村是 “1+5” 土地(tǔdì)(tǔdì)合作经营方式的示范基地。在田间课堂,市供销社派出的农技服务队正在集中讲解成熟期小麦养护知识。村书记张振波介绍:“土地整合托管给供销社,有力推动了统一规划、科学(kēxué)种植。盘活农业镇经济,做好土地文章,产业化发展需要规模化服务支撑”。
2024 年,邹平市供销社大力推广“1+5”土地合作经营,服务(fúwù)面积近5万亩,助力村集体(jítǐ)增收 2000 余万元。从耕种到销售(xiāoshòu),灵活提供 “保姆式(bǎomǔshì)” 全托管、“菜单(càidān)式” 半(bàn)托管、“定制式” 单托管等多元化服务。市供销社滨供(bīngōng)农服公司、梁邹农发集团担当龙头企业职责,购置日产60吨的(de)良种筛选包衣(bāoyī)设备、169台先进农机,建成70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培训、农资、农机大厅,1.5万吨的粮食储备仓,自身实力不断提升。强化与山东种业集团、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、院校(yuànxiào)专家合作,深入田间地头,提供农事信息、市场行情和技术指导,通过 “现场诊断 + 手把手教学”,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,省心又增收。
破除农产品上行(shàngxíng)阻碍,畅通农民致富渠道
走进邹平供销超市,“山东手造”“邹平好品”展销(zhǎnxiāo)专柜(zhuānguì)映入眼帘,“春芽、芦笋、张高水杏”陆续上市,应季农产品琳琅满目。
流通是供销社的“老本行”,网络供销社发展的“根据地”。近年来,邹平市供销社持续将(jiāng)优势做优,因地制宜、科学布局,县域(xiànyù)流通网络结构(wǎngluòjiégòu)逐步优化,服务功能日趋合理。“工业品下行的路子已经通过建网(jiànwǎng)布点趟出来了,目前重点是发挥网络优势,让农产品流通起来,解决‘卖难’问题”,邹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、理事会主任张传尧说(shuō),今年以来(jīnniányǐlái),市供销社聚焦邹平市“成势2025”目标(mùbiāo)要求,持续完善“好品邹平”和“邹供(zōugōng)优品”两张清单,构建“一镇(街)一品、一社两品”产品地图,依托抖音、“邹供精选”小程序等线上平台(píngtái),定期开展(kāizhǎn)直播、团购等新业态,帮助企业及农户拓展线上消费市场,提升邹平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,叫响(jiàoxiǎng)了供销流通的“金字招牌”,为农户增收注入新动力。
(大众新闻记者 程芃(chéngpéng)芃 通讯员 崔浩 王丹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